國際大蒜貿易網(www.zs8883.com)訊 在充分利用有限土地發(fā)展高產、穩(wěn)產、多產的需求下,間作套種這種傳統(tǒng)的農業(yè)經驗,越來越受到農民的重視。許多地方采用多種不同模式的間作套種,有的達到了多產、高產、益,有的卻造成減產、遭受了損失。究其造成損失的主要原因,無外乎是對間作套種的理解程度不夠,間套方式欠妥。
1.間作套種的作物,植株應能高矮搭配,這樣才利于通風透光。如玉米與大豆或綠豆間作。
2.間作套種的作物,對病蟲害要能起到相互制約。如大蒜套種玉米,大蒜分泌的大蒜素能驅散玉米蚜蟲。
3.間作套種的作物,根系應深淺不一,在土壤中各取所需,達到降耗增產的目的。如小麥和豆科綠肥作物間作。
4.圓葉形作物宜與尖葉形作物套作,這樣可避免互相擋風遮光。如玉米與花生間作。
5.間作套種的主副作物成熟時間要錯開,這樣晚收的作物在生長后期可充分吸收養(yǎng)分和光能,促進高產。同時錯開收獲期,可避免勞力緊張,又利于套作下茬作物。如玉米間作紅薯。
6.間作套種的作物,枝葉類型宜一橫一縱,形成通風透光的復合群體,達到提高光合作用效益的目的。如玉米和紅薯間作。
7.間作套種的作物,品種雙方要一互一利。也就是要利于雙方發(fā)育生長、互利共生或有利于一方,但不損害另一方的生長。例如玉米套種大豆,大豆的根瘤菌可為玉米提供氮肥,而玉米分泌的無氮酸類,是大豆根瘤菌所喜歡的基質。
8.耐陰作物宜與抗旱作物搭配,這樣可充分發(fā)揮水肥作用,增強作物抗災能力。如玉米、高粱套種紅薯,玉米、高粱耐旱,紅薯耐陰。
9.莖稈上開花結實的作物與在地下結實的作物套作。這樣不會形成授粉上的互相爭斗,地上莖稈開花結實的作物可獨享風、蟲媒介體,有利于增產。
10.間作套種的作物,種植密度要一寬一窄,這樣便于通風,保證增產優(yōu)勢。如玉米套種蠶豆,蠶豆窄行,玉米寬行。
11.纏繞型作物與稈型作物套作,能節(jié)約架條、省工省錢。如玉米和黃瓜間作,可用玉米秸稈替黃瓜架條,能減輕或抑制黃瓜花葉病。
12.爬蔓型作物宜與直立型作物套作,如春玉米間作南瓜、晚玉米間作冬瓜,玉米往上長,南瓜、冬瓜橫爬秧,互不影響,且南瓜花蜜能引誘玉米螟的天敵黑卵蜂寄生,可地減輕玉米螟危害。
(來源:中國農業(yè)信息網) 【原題目:間作套種該注意什么】